陪你作領導力刻意練習

第6篇:轉化人心的交談(Conversations that Transform)

這些交談的竅門引導人們進入改變

《提摩太後書》2:2

我們如何在我們的小組中,建造成熟的人?以下是4項牧養實踐——它們隱藏、靜默、常被低估,卻出人意料地有效。

聆聽,但不帶“過濾”

我們對聆聽的力量一清二楚。我們甚至教導如何聆聽,但是也知道怎樣假裝聆聽。

我以前經常去一家繁忙的診所,找一流的醫生看病。我注意到醫師進到診室之後,一隻腳總是向著門口。他似乎很專注地在聽我說話,但他的身體語言透露出:“診所要求我看病時間要短,我得儘快離開。”

類似的,我可能點著頭,凝視著對方的眼睛說:“嗯……”,但腦袋裡卻充滿著各種雜音。可能一小時之前,我在跟別人交談時受到傷害,因此心裡想著:他怎麼能夠那樣說!我也可能正在思考:請這個人出來做帶領的角色合適嗎?或在內心深處,我的靈魂叫喊著:如果你認為我很屬靈,我真的會很高興。

我的主任牧師說:“真正的聆聽,是讓自己變小。它需要向自己死。”

哎,只是死亡而已嗎?那應該不難。

對我來說最難以置之死地的,是從領袖研習會學來的方法——仔細查驗與人們在一起的時間,並進行類似於成本效益的分析:這個人會成為新的領袖嗎?對他們的投資值得我花上的時間嗎?

在領導學上,時間是一種投資;但在牧養上,花在一個人身上的時間是一個禮物,一種恩典,一瓶打破的香膏瓶。

不帶過濾的聆聽就是:在此時此刻,把我們最好的時間和精力給予這個人,即使我們完全知道這個交談對組織的目標可能不會有任何幫助,卻並不在意。

法國作家雅克·菲利普(Jacques Philippe)說:“在每一次與他人見面時,無論時間長短,都應當讓對方覺得在那一刻,我們的注意力100%在他身上;除了與他在一起,為他做需要的事之外,別無旁騖。這自然是禮貌,但更是全心的專注。這是十分困難的,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時間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,如果不能按自己的選擇分配時間,就容易心煩意亂。但這正是真正的愛所付上的代價。”

有一天在閱讀《馬可福音》第8章時,我注意到當耶穌對人說話時,多半是提問。我把這些問題加起來,發現在那一章裡總共有16個問題。於是我效法這個榜樣,也試著向我牧養的人們提出更多的問題。有時候在見面之前,我會事先把問題給他們。兩個我最愛問的問題是:

1.“ 對於你正在成為的這種人,什麼是你喜歡的?什麼是你不喜歡?”

2.“在哪一個時候你覺得自己最有活力,處在最佳狀態?”

倘若我提出這些問題並繼續聆聽,屬靈恩賜就顯現出來,甚至讓恩賜的擁有者都感到吃驚。盼望穿透了乾裂的土壤。人們開始說出這樣的話:“我從來沒有把它告訴過任何人,不過……”,他們繼續傾訴。於是在這個過程中,他們背部的肌肉放鬆了,如同放下了多年重擔。

人們的反應讓我驚訝。一天,我向會友中一位心理輔導員提起:“我一直在進行著這些美好的談話,我不敢相信人們對自己的牧師竟然如此坦誠。”

她看著我說:“凱文,你沒明白,對不對?”

“嗯,我想大概是吧! 什麼是我沒明白的?”

她告訴我:“人們想要有這樣的交談,但是不知道去哪裡可以安全地傾心吐意,進行有意義的交談。”

安全和有意義的交談,從我們不帶“過濾”的聆聽開始。

辨別但不貼標籤

直到今天,許多人仍然假設:倘若我對牧師完全誠實,就會把自己生命中這樣那樣的罪告訴他。換句話說,“我的罪和破碎,是關於我自己最真實、最具決定性的描述。”

同時,我受到主流醫療模式的誘導,在談話時帶著一個相對應的假設:我的職責是發現問題並進行糾正,看看你的信仰或言行中,有哪些不符合聖經或不敬虔的地方,然後糾正它。

這些假設會導致如下對話:一個人說“我又上了色情網站。”而我就給予解藥:“你需要參加我們的男士支持小組,並且牢記《詩篇》119章第9節。”

這是有益的輔導——上癮只有通過在群體中認罪悔改才能得到改善。然而,這樣的解藥可能無法幫助當事人的生命改變,因為兩個假設都是錯誤的——至少不完全正確。請讓我解釋。

當某人找我交談時,他能夠說出自己的罪就已經很不容易了。然而,還有一個更深層的親密度,我稱之為“心”——他真正的性情、恩賜、以及在上帝裡的呼召。早在山姆上色情網站以前,他已被上帝所造,為上帝所愛。那才是他最真實和最具決定性的身份。

所以,相比“我要怎樣撫平傷痛?”我該問的是:“我要怎樣稱呼他、肯定他、並鼓勵他,來擁抱這顆心?”那正是靈魂的“核能量”所在。我祝福這顆“心”時,它就會生生不息。

如果有人能透過你的痛苦、罪惡、破敗,看到你英雄般的美德——那就是轉化所在。被真實的,正確的來認識,是人生中最深刻和最美好的經歷。事實上,主應許給予“每位得勝者”這項禮物:“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,並賜他一塊白石,石上寫著新名;除了那領受的以外,沒有人能認識”(《啟示錄》2:17)

13年前,在一次教會崇拜之前,有個朋友為我祈禱,他說(我想是即興的)“主啊,祝福凱文這位以實在的方式傳講真理的領袖。”從此,“這位以實在的方式傳講真理的領袖”這幾個字住進了我的心裡,定義了我,顯明瞭我在上帝面前的一部份的真實身份。當我不想領導時,它給我勇氣;當我不想說話時,它給我言語。

“貼標籤”是魔鬼對真實的命名進行歪曲的方式,它把焦點放在一個人做錯的事情上,並將人分門別類。我們由於懶惰,而不去發現某個人真正獨特之處,並對他/她肅然起敬。例如,我們教會位於大學城裡,所以蒙上帝祝福,有許多學生來參加教會。如果我在想:這又是一個聰明的大學生,已經畢業,想要明白他的生命,那麼我就是在對他貼標籤,而不是通過他的真實認識他。

我停止聆聽的那一刻,就無法看見這個人的心。

邀請,但不修理

說到這裡,你可能會納悶:“對,但是你難道不需要指出罪的問題嗎?”

當然要——然而,往往是在我不帶“過濾”的聆聽和不貼標籤的辨別之後,指正才會收到果效。接下來,當我呼召人悔改時,才能為對方帶來改變的可能性和盼望。

例如,我告訴一位正與色情影像掙紮的年輕人:“你是一位藝術家。你內心有一種對美的渴望,深深地被美麗的事物所吸引。你真正的呼召被色情影像和非法圖片所掩蓋。那些虛假的影像蒙蔽了你真正欣賞的能力。我現在呼籲你強烈地提高警覺,因為我相信並希望看到你好好保護自己的恩賜。”

是的,我們談到了怎樣過濾色情影像,然而重點在於,帶領他看見比色情影像更好的東西。為什麼呢?

蘇格蘭牧師湯姆士‧查瑪斯(Thomas Chalmers,1780-1847)在他著名的講章“新情感的排斥力”(The Expulsive Power of a New Affection)中解釋道:

“排除不純潔的情感的最佳方式,是接納純潔的情感。藉著對美善的熱愛,來除去對邪惡的戀慕。”

我把對這位年輕人說的話,稱之為“牧養式的邀請”。之所以是牧養式,因為它帶著屬靈的權柄,但它同時也是一個邀請。我既不想控制,也不想糾正,而且這兩樣我都做不到。這位年輕人的生命是他自己的。上帝早在我接觸這位年輕人之前,就已經在作工;在我離開之後,上帝仍然會繼續在他生命中作工。我所能提供的,就是在一兩件能幫助這個人在基督裡成長的事情上提出邀請,使他更愛上帝和其他的人,活出祂的心意。

艾德爾‧阿爾伯格‧卡博格(Adele Ahlberg Calhoun)在《從上帝來的邀請》(Invitations From God)一書中解釋道:“從聖潔真神而來的邀請,為上帝對世界的構想服務;這些邀請不會呼召我成為我所做的、其他人所認為的我,或是我的知識……它們讓我們知道,我們是被需要的、被關愛的、有名字的、以及被瞭解的。”

牧養式的邀請聽上去是怎樣的呢?

對一位商人,我曾邀請他:“轉向軟弱、受傷、貧窮、無家可歸的人。那會是你最有活力、處於最佳狀態的時候。”

對一位剛剛進入全職事奉的年輕人,我曾邀請他:“看看光碟的轉速。由於你願意活出犧牲的生命,你能貢獻很多。但是長時間工作太多,休息太少加上錢太少,可能會讓“引擎過熱”。所以要休息。”從去年開始,他和妻子已經把安息日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。

對另一個人,我的邀請是一個問題:“你是否想過自己可能有使徒的恩賜,為上帝的國度建立新的事工?”

提出這樣的邀請令人害怕又令人興奮。我常常不知道該說些什麼(除非聆聽了至少兩個小時,我通常不會提出邀請)。我懇切地向上帝祈禱,只說祂要我說的話,不說祂不要我說的話。要想做得好,我們必須有牧者的心,也必須能在愛中說誠實話。

由於牧養式邀請的力量很強大,並且容易在實踐過程中走偏,當我把這項工作託付給教會其他人時,情況如何呢?我們這樣做,至今已經有兩年,我敢說,“好得無比!”(然而請記住,我們只讓那些有牧養胸懷、經歷過痛苦、能用愛心說誠實話的人去做。)

跟進但不嘮叨

前面三項牧養要點在於建立關係;我必須與人同行,不丟棄他。所以,我會定期跟進他的狀況。然而,“跟進”並不意味著問對方:“你做了我邀請你做的事嗎?”這樣做並非多數人所認為的負責任。我不是要監督他,只是想知道他最近過得怎麼樣,然後與他一起禱告。

這樣做並不是放任自流;相反,它是相信上帝比我更能使這個人的靈性成長。而且,當看不到進展時,我必須要有耐心。

在《內心的自由》(Interior Freedom)一書中,菲利普給予我挑戰:

“倘若主還沒有轉化這個人,沒有將他從這樣那樣不完美的地方釋放,那是因為祂照著這個人的本相來容忍他!祂以耐心等候最佳時機。我也要這樣做。我必須禱告並保持耐心。為什麼要比上帝更苛刻、更沒有耐心呢?我有時候以為自己是出於愛才如此急躁,然而上帝無限的大愛遠勝於我的愛。”

结语

靈性的培養, 似乎總是緩慢、安靜、和隱秘的。你看不見土壤漸漸變得更肥沃的過程。

然而在整本聖經裡,這正是信心傳承的主要方式。摩西與約書亞同工;以利訓練撒母耳;耶穌呼召使徒;提摩太的祖母羅以訓練她的女兒友尼基,而友尼基訓練她的兒子提摩太;保羅稱提多是照著信仰作他兒子的。就幫助人靈命成長而言,聖經給予我們克萊斯原則(Clarence Principle):年長的教導年輕的;那些在信仰上較成熟的人去引導較新的信徒。我們能信任這個上帝所命定的過程。

——凱文‧米勒(Kevin A. Miller)is associate pastor of 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 in Wheaton, Illinois; adapted from our sister publication Leadership Journal, © 2012 Christianity Today.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, visit www.Leadershipjournal.net.

本文選自:《牧養初信者》,進入查看所有的文章和下載PDF使用,你可以選擇:

開通一年期VIP會員($49/年)


我們需要300位核心支持者(已有35位),與我們在10年內,共同來完成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,即“催化10000家教會建立同工梯隊(Coworker Tiers,簡稱CT10000異象)”。你願意成為其中一位嗎?

現在加入成為:CT10000異象夥伴


每年一起使用50篇文章,這裡是第6次刻意使用的具體步驟:

站在岸上學不會遊泳,無論你讀了多少遍“遊泳指南”。同樣,僅僅讀一遍上述內容,不會有合一團隊從天而降。你需要帶領同工團隊一起學習討論並付諸實踐,那時你會經歷神的話語和神的聖靈在人心中動工的奇妙作為!

第1步:完成以下自測問題

  1. 以上哪些牧養實踐對你是最真實的?為什麼?
  2. 有哪些障礙使你不能把這些實踐應用在你的小組成員身上?為了促進這樣的談話,你需要如何調整自己的日程安排?
  3. 你如何能把以上的建議納入你與小組成員的交談中?即使是那些剛信的人?

第2步:提前分享或打印此文,給你的同工閱讀(點擊下方分享按鈕,可分享到微信群、微信圈或Facebook);

第3步:在既有的長執會或教牧同工會中,進行討論:如何應用到自己的教會或團隊中?

我們歡迎任何的互動溝通,請在“反饋頁面”提出你的任何問題,謝謝。

 

点赞

Leave a Reply